首页 > 儿科

放化疗后发烧的原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放化疗后发烧的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放化疗后发烧可能由感染性发热、药物热、肿瘤热、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调整化疗方案或对症支持治疗。

1、感染性发热

放化疗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易引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表现为体温超过38℃伴寒战,需进行血培养检查并静脉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

2、药物热

化疗药物如紫杉醇、顺铂可能引发药物过敏反应。特征为用药后24-72小时出现弛张热,停用致敏药物后可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缓解。

3、肿瘤热

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导致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淋巴瘤患者。表现为午后低热持续数周,可试用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排除感染因素。

4、粒细胞缺乏性发热

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0.5×10⁹/L时易发生。需立即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同时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强效抗生素预防脓毒血症。

放化疗期间建议每日监测体温,出现发热应及时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避免自行使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发烧一直38℃左右不退怎么办

发烧一直38℃左右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排查、补液支持等方式治疗。持续低烧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5℃左右,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适当减少盖被厚度。

2、药物干预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感染性发热需配合头孢类、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病因排查

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结核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咳嗽、尿频、盗汗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检查。

4、补液支持

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可适量饮用椰子水、淡盐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以免加重脱水。

持续低烧超过3天或伴有意识模糊、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发热期间建议进食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保持每日尿量大于1500毫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