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2个月左右的婴儿不吃奶怎么办

|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问题描述:
2个月左右的婴儿不吃奶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2个月左右婴儿不吃奶可能由喂养姿势不当、环境干扰、口腔不适、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检查口腔、就医排查疾病等方式改善。

1、喂养姿势不当

建议家长采用半竖抱姿势喂奶,避免平躺导致吞咽困难。哺乳时让婴儿头部略高于身体,奶瓶喂养需检查奶嘴孔大小是否合适。

2、环境干扰

家长需选择安静环境喂奶,避免强光或噪音分散注意力。喂奶前可先安抚婴儿情绪,保持皮肤接触增加安全感。

3、口腔问题

家长需检查婴儿口腔是否有鹅口疮(白色膜状物)或牙龈肿胀。鹅口疮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牙龈肿胀可冷敷缓解。

4、胃食管反流

可能与贲门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吐奶、哭闹拒食。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保护胃黏膜,严重时需进行胃部超声检查。

家长需记录婴儿每日进食量及排尿次数,若持续拒奶超过12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等急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发烧一直38℃左右不退怎么办

发烧一直38℃左右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排查、补液支持等方式治疗。持续低烧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5℃左右,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适当减少盖被厚度。

2、药物干预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感染性发热需配合头孢类、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病因排查

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结核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咳嗽、尿频、盗汗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检查。

4、补液支持

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可适量饮用椰子水、淡盐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以免加重脱水。

持续低烧超过3天或伴有意识模糊、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发热期间建议进食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保持每日尿量大于1500毫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