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宝宝吃手可能由口欲期需求、出牙不适、心理安抚需求、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分散注意力、提供牙胶、增加陪伴、营养补充等方式缓解。
1、口欲期需求1岁内婴儿通过吃手探索世界,属于正常发育阶段。家长无须强行制止,可提供安抚巾或干净玩具转移注意力。
2、出牙不适牙龈肿胀会导致宝宝频繁吃手。家长需冷藏牙胶供啃咬,或用纱布蘸冷水按摩牙龈,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婴幼儿专用止痛凝胶。
3、心理安抚紧张或无聊时吃手是自我安慰行为。家长需增加拥抱互动,安排亲子游戏,避免过度训斥加重焦虑情绪。
4、营养缺乏锌或铁缺乏可能引起异食癖倾向。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食欲减退、发育迟缓,及时就医检测微量元素,按医嘱补充葡萄糖酸锌等制剂。
保持宝宝手部清洁,定期修剪指甲避免划伤口腔。若持续吃手伴随语言发育落后或皮肤破损,需儿科就诊排除孤独症等疾病。
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RH阴性而胎儿RH阳性的妊娠中,可能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贫血。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处理方法有孕期监测、宫内输血、新生儿换血治疗、免疫球蛋白注射。
1、孕期监测定期进行抗体筛查和胎儿超声检查,监测胎儿贫血程度和发育情况。
2、宫内输血当胎儿出现严重贫血时,可通过脐带穿刺进行宫内输血,改善胎儿贫血状况。
3、换血治疗新生儿出生后若出现严重溶血,需立即进行换血治疗以清除致敏红细胞和抗体。
4、免疫球蛋白对RH阴性母亲在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可预防下次妊娠发生RH血型不合。
建议RH阴性孕妇定期产检,遵医嘱进行抗体筛查和预防性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密切观察黄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