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子宫内膜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或伴随异常出血时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刮宫术等。
1、药物治疗
对于直径小于10毫米且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内分泌,抑制息肉生长。部分患者用药后息肉可能自行脱落,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变化。药物治疗期间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腹痛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2、宫腔镜下摘除
宫腔镜电切术适用于直径10-20毫米的息肉,能在直视下精准切除病灶并止血,术后复发概率较低。该手术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能出现轻度下腹坠胀感,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需按时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诊断性刮宫
传统刮宫术多用于多发息肉或可疑恶变的情况,可获取完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术中可能损伤正常内膜导致宫腔粘连,术后需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进内膜修复。40岁以上患者或异常子宫出血者,刮宫后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
4、恶变风险处理
绝经后妇女的息肉恶变概率较高,即使直径小于10毫米也建议切除。病理检查若提示复杂性增生或非典型增生,需追加子宫全切术。肥胖、糖尿病等高风险人群术后需长期随访,必要时进行内分泌治疗。
5、特殊人群管理
备孕女性若息肉影响胚胎着床,无论大小均建议孕前切除。试管婴儿移植前需通过宫腔镜确认宫腔形态,术后补充雌激素改善内膜容受性。合并子宫肌瘤或腺肌症者,需联合治疗原发病。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观察阴道出血量和腹痛情况。饮食上多摄入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如瘦肉、菠菜等,预防贫血。术后3个月需复查超声,有生育需求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备孕。日常需控制体重,减少高雌激素食物的摄入,定期妇科检查可早期发现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