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怎样进行护理诊断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怎样进行护理诊断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护理上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饮食上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饮酒、更不要吃油腻的饮食。暴饮暴食、酒精以及油腻饮食,对于胆囊的危害非常大,它们可能增加胆囊的负担,而引起胆囊炎的加重。并且早餐一定要吃,不吃早餐,很有可能是诱发胆结石的原因之一。胆结石刺激胆囊,会反复出现胆囊炎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吃早餐。在诊断上,一般经过超声的检查,就可以诊断出有胆结石以及胆囊炎的存在,以及必要时进行其它的相关检查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囊切除后有什么影响

胆囊切除后可能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常见表现包括消化不良、腹泻、脂肪吸收不良等。胆囊切除后,胆汁直接进入肠道,缺乏储存和浓缩功能,可能导致脂肪消化能力下降,进而引发相关症状。 1、消化不良: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在进食时集中释放,可能导致脂肪类食物消化不完全,出现腹胀、嗳气等症状。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饮食,适当补充消化酶如胰酶片。 2、腹泻:胆汁持续进入肠道可能刺激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可尝试低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糙米等,必要时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 3、脂肪吸收不良:缺乏浓缩胆汁可能影响脂肪吸收,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建议补充维生素A、D、E、K,选择中链脂肪酸作为脂肪来源,如椰子油。 4、胆管结石:胆囊切除后,胆管内压力增加,可能形成胆管结石。需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内镜取石术或胆管探查术。 5、反流性胃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可能反流至胃部,刺激胃黏膜。建议避免饱餐,餐后保持直立位,必要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 胆囊切除后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少量多餐。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定期复查肝功能、胆管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