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崴脚肿胀可能由韧带拉伤、软组织挫伤、关节错位或骨折引起,通常伴随疼痛和活动受限。
1、韧带拉伤:足部过度内翻可能导致踝关节外侧韧带拉伸或撕裂,表现为局部肿胀和压痛。建议冰敷并抬高患肢,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云南白药气雾剂或氟比洛芬贴膏缓解症状。
2、软组织挫伤:外力撞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下淤血,48小时内需冷敷减少渗出。后期可热敷促进吸收,配合迈之灵片、七叶皂苷钠片或地奥司明片改善循环。
3、关节错位:踝关节半脱位可能伴随明显畸形和剧烈疼痛,需通过手法复位恢复解剖位置。可能与外伤或关节松弛有关,复位后需石膏固定2-4周。
4、骨折:严重扭伤可能导致外踝或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表现为持续性肿胀和骨擦感。需拍摄X线确诊,根据情况选择支具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伤后72小时内避免热敷和按摩,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消肿,若3天后肿胀未缓解或出现皮肤青紫需及时就医。
髌骨软化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疗方法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康复、手术治疗。
1、物理治疗:通过热敷、超声波等物理手段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软骨修复。
2、药物治疗:可使用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软骨保护剂,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运动康复:加强股四头肌锻炼,改善膝关节稳定性,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损伤的动作。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关节镜清理或软骨修复手术,术后需配合系统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膝关节过度负重,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