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得了痔疮小便困难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了痔疮小便困难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得了痔疮小便困难可能由痔疮压迫尿道、局部炎症、神经反射异常、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1、压迫尿道:痔疮体积较大时,可能对尿道产生机械性压迫,导致排尿困难。这种情况需通过局部热敷、温水坐浴等方式缓解症状,同时避免久坐久站,减轻局部压力。
2、局部炎症:痔疮周围组织发炎可能引起尿道口刺激,导致排尿不适。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痔疮膏等药物消炎止痛,并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加重。
3、神经反射异常:痔疮疼痛可能引起盆底肌肉紧张,影响膀胱排尿功能。建议进行盆底肌肉放松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帮助缓解肌肉紧张,改善排尿功能。
4、心理因素:长期痔疮疼痛可能导致患者对排尿产生恐惧心理,形成心理性排尿困难。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可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等抗焦虑药物。
5、药物副作用:某些治疗痔疮的药物可能对泌尿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排尿困难。如出现此类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避免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的药物。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减少对痔疮的刺激。适当进行提肛运动,如每天早晚各做20次,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如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血尿、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非淋性尿道炎是怎么引起的

非淋性尿道炎可能由性传播、尿道损伤、免疫力下降、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护理、增强免疫力、避免性行为、定期复查等方式缓解。 1、性传播:非淋性尿道炎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行为,尤其是无保护措施的性接触。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是主要病原体。治疗上,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片5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多西环素片100mg,每日两次,连服7天和左氧氟沙星片500mg,每日一次,连服7天。 2、尿道损伤:尿道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化学刺激,如导尿、尿道插管等,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受损,增加感染风险。护理上需避免进一步损伤,保持尿道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外阴。 3、免疫力下降:长期疲劳、压力大、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建议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增强免疫力,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C和锌。 4、细菌感染:除性传播病原体外,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也可能引起非淋性尿道炎。治疗上,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400mg,每日一次,连服7天或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连服7天。 5、真菌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治疗上,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片150mg,单次口服或克霉唑阴道片500mg,单次使用。 日常生活中,建议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ml,帮助冲洗尿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尿道刺激;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