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 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杰
王杰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肉芽肿性乳腺炎可能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乳腺导管阻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手术引流等方式干预。

1、乳汁淤积

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导致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乳房胀痛硬结。建议热敷按摩促进排乳,避免乳汁淤积加重。

2、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乳腺组织引发化脓性炎症,常伴随发热和脓性分泌物。需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3、自身免疫反应

机体对乳腺组织产生异常免疫应答,病理特征为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4、乳腺导管阻塞

导管角化过度或结构异常导致分泌物滞留,可能诱发肉芽肿性病变。严重时需行导管切除术或病灶清除术。

日常应保持乳房清洁干燥,哺乳期正确含接避免乳头皲裂,发现肿块及时就医明确性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哺乳期的乳腺炎发烧吃什么药

哺乳期乳腺炎伴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同时建议暂停患侧哺乳并及时就医评估感染程度。

1、抗生素

头孢氨苄属于哺乳期相对安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期间需观察婴儿是否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2、复合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能增强对产酶菌株的抗菌活性,适用于疑似耐药菌感染,用药期间应监测乳汁淤积改善情况。

3、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哺乳期首选解热镇痛药,可缓解发热症状,但需排除化脓性乳腺炎等需外科干预的情况后再使用。

4、益生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风险,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治疗期间应保持排乳通畅,冷敷缓解胀痛,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24小时高热不退或出现乳房脓肿需立即外科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