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黄疸高如何处理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黄疸高如何处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黄疸高可通过蓝光治疗、药物治疗、喂养调整、换血治疗等方式干预。黄疸升高通常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

1、蓝光治疗

蓝光照射是降低胆红素的主要方法,通过光异构化作用促进胆红素排泄。治疗期间需保护婴儿眼睛及会阴部,监测体温和脱水情况。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白蛋白、苯巴比妥、茵栀黄等药物。白蛋白能结合游离胆红素,苯巴比妥可增强肝脏代谢功能,茵栀黄具有利胆退黄作用。

3、喂养调整

增加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母乳喂养儿可考虑短暂暂停母乳。家长需记录每日喂养量及大小便次数,观察黄疸变化。

4、换血治疗

重度黄疸或发生胆红素脑病风险时需换血,适用于溶血性疾病导致的黄疸。该操作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由专业团队完成。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发现颜面、躯干或四肢末端黄染加重时及时就医,避免阳光直射退黄的错误做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新生儿出生都是50厘米长

新生儿出生平均身长50厘米主要与子宫空间限制、遗传因素、孕期营养及胎儿发育规律有关。

1、子宫空间限制

母体骨盆和子宫的物理容积限制了胎儿纵向生长,孕晚期胎儿会采取蜷缩体位适应有限空间。

2、遗传因素

父母身高基因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途径影响胎儿骨骼发育,决定基础身长范围。

3、孕期营养

妊娠期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量直接影响胎儿骨骼生长速度,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身长偏短。

4、发育规律

胎儿在孕中后期出现生长冲刺期,40周时各器官发育成熟后自然停止纵向生长,符合人类进化形成的生物学规律。

新生儿身长在48-52厘米均属正常范围,定期儿童保健监测生长曲线比单一数值更具参考价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