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胰腺疼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胰腺疼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胰腺疼可能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肿瘤、胆道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可能与胆石症、酗酒、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轻度患者需禁食并静脉补液,可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配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重症需入住ICU进行血液滤过等治疗。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可能与长期饮酒、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表现为反复上腹痛、脂肪泻、消瘦等症状。治疗需戒酒并口服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疼痛剧烈时可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合并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3、胰腺囊肿

胰腺囊肿可能继发于胰腺炎或外伤,较大囊肿压迫周围组织会引起持续隐痛。无症状小囊肿可观察随访,直径超过5厘米或有感染迹象时,需行超声内镜下囊肿引流术或腹腔镜囊肿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CT监测复发。

4、胰腺肿瘤

胰腺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隐痛,随病情进展会出现持续性剧痛、黄疸、消瘦。确诊需结合增强CT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早期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晚期可采用注射用吉西他滨化疗联合盐酸厄洛替尼片靶向治疗。

5、胆道疾病

胆总管结石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胆汁反流引发胰腺疼痛。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既可明确诊断,也能通过取石或括约肌切开解除梗阻,术后需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预防复发,并低脂饮食减少胆汁分泌刺激。

胰腺疼痛患者应绝对禁酒并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30克以下。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或CT,监测血糖和胰腺功能。出现体重骤降、持续发热或疼痛加重时须立即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肛门口有个红色的小疙瘩一碰就疼

肛门口出现红色小疙瘩且触痛明显,可能与痔疮、肛周脓肿或毛囊炎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加重症状。

1、痔疮

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外痔表现为肛周皮下紫红色肿物,急性发作时可伴随血栓形成导致剧烈疼痛。排便后出血、肛门坠胀感是常见症状。确诊后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2、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由肛腺感染引发,初期为硬结伴跳痛,2-3天后发展为红肿热痛的局限性肿块。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需手术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延误处理可能形成肛瘘。

3、毛囊炎

肛门周围毛囊细菌感染可形成红色丘疹或脓疱,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病原体。表现为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顶端可有脓头。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4、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赘生物,初期为微小淡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呈菜花状。醋酸白试验阳性可辅助诊断。需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配合咪喹莫特乳膏等局部用药,具有传染性需避免性接触。

5、肛裂

肛管皮肤纵行裂伤形成溃疡,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伴少量鲜血是典型表现。急性期可用硝酸甘油软膏缓解括约肌痉挛,慢性肛裂需行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高纤维饮食和温水坐浴有助于创面愈合。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使用温水冲洗,避免久坐久站。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保证每日饮水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出血量增多等情况需立即就诊,禁止自行使用针挑、挤压等操作。女性月经期需勤换卫生巾,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