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B超检查前通常建议坐着或适量走动来促进排尿,具体方式需根据个人膀胱充盈程度和医生指导决定。
坐着催尿适用于膀胱已有一定尿量但未达检查要求的情况。保持坐姿可减少腹部压力,使膀胱肌肉放松,有助于尿液自然积聚。检查前30分钟可饮用500-800毫升温水,避免含糖或咖啡因饮料。若坐姿排尿困难,可尝试轻微前倾身体或按压下腹部。部分医疗机构会提供专用坐垫或靠背辅助。
走动催尿更适合膀胱初始充盈不足者。缓慢行走能通过重力作用和肌肉收缩刺激排尿反射,建议以每分钟40-60步速度绕检查区行走。需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导致尿液反流。走动10-15分钟后应返回候诊区静坐,使尿液均匀分布膀胱。对于存在尿频尿急症状者,走动可能加速尿意但不增加尿量,此时应改为静坐。
检查前需按医嘱控制饮水量和时间,过度饮水可能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图像质量。妊娠晚期或前列腺增生患者应优先选择坐姿。完成检查后应及时排空膀胱,避免长时间憋尿引发尿路感染。若尝试两种方法仍无法达到检查要求,需告知医护人员调整方案。
B超检查正常仍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需结合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有高雄激素表现、排卵障碍、超声下卵巢多囊样改变,三者符合两项即可确诊。
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超未显示典型多囊样改变,可能与检查时机、设备分辨率或卵巢形态变异有关。这类患者往往存在月经稀发、痤疮、多毛等高雄激素表现,或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比值异常。临床常见体重指数超过标准、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实验室检查可见睾酮水平升高或抗苗勒管激素异常增高。
典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超可见单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毫米的卵泡超过12个,卵巢体积超过10毫升。但部分患者因卵泡分布稀疏、卵巢皮质增厚不明显或检查时处于黄体期,可能呈现假阴性结果。这类情况需间隔1-2个月经周期重复检查,或结合阴道超声提高检出率。
建议出现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等症状者完善性激素六项、糖耐量试验等检查。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肥胖患者减重5%-10%可显著改善内分泌状态。确诊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曲唑片或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调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