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检 > 放疗科

氨磷汀对化疗的作用与副反应

| 1人回答 | 2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氨磷汀对化疗的作用与副反应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氨磷汀是一种能够减少化疗引起的副作用特别是对骨髓、肾脏和口腔黏膜的损伤的药物,同时并不会削弱化疗对肿瘤的疗效。尽管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副反应包括低血压、恶心呕吐和皮肤反应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1、氨磷汀的作用原理
氨磷汀是通过选择性保护正常组织不受化疗毒性影响而发挥作用的。化疗药物通常会损伤全身快速分裂的细胞,而氨磷汀能够在正常组织快速转化为活性代谢物,此代谢物与化疗药物中自由基结合,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其主要用途是保护骨髓减少白细胞损伤、保护肾脏防止顺铂类药物的肾毒性,以及减轻放疗或化疗引起的口腔炎症。氨磷汀对某些化疗药物如顺铂、多柔比星等引起的远期毒性问题也有一定防护作用。
2、常见副反应及应对方法
氨磷汀尽管有减毒作用,但不代表完全无副作用。
低血压:最常见的副反应,可能在用药后立即发生,需密切监测血压。医生通常会通过缓慢输注药物或调整剂量来减少低血压风险,同时建议患者避免服用利尿剂等增加低血压风险的药物。
恶心呕吐:可能发生在用药当天,适当使用止吐药物如5-HT3拮抗剂、地塞米松可缓解症状,且患者应尽量选择容易消化的饮食。
皮肤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或皮肤过敏反应。若症状较轻,可通过使用抗组胺药缓解;若发生严重过敏,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
个别患者可能还会经历发热、乏力、头晕等其他轻微不适,通常是短暂的,但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监控并调整治疗方案。
3、如何科学使用氨磷汀
氨磷汀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包括以下几点:
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的体重、身体状况、化疗方案等因素,设定个性化剂量。
输注速度:缓慢注射药物可减少低血压和过敏反应的发生风险,医生会设定适当的输注速率。
病情评估:用药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血压监测和肝肾功能评估。并且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异常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氨磷汀在化疗中的作用突出,但用药时必须严密监控副反应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该药,并定期进行随访观察,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70岁化疗能承受吗

70岁患者能否承受化疗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肿瘤类型及分期等因素综合评估。化疗方案可通过调整药物剂量、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等方式减轻患者负担,具体治疗需由专业医生制定。 1、身体状况: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是决定能否承受化疗的关键因素。医生会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营养状态等,若存在严重慢性疾病或器官功能衰竭,化疗风险较高。治疗上可通过加强营养支持、改善基础疾病状态为化疗创造条件。 2、肿瘤类型:不同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对化疗反应较好,而部分实体肿瘤如胰腺癌、肝癌对化疗敏感性较低。医生会根据肿瘤类型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必要时结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3、肿瘤分期:早期肿瘤患者化疗后生存率较高,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效果有限且副作用更大。医生会根据肿瘤分期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患者可采用标准剂量化疗,晚期患者可选择低剂量化疗或姑息治疗。 4、化疗方案:老年患者化疗方案需适当调整,常用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口服,每日两次,每次500mg、吉西他滨静脉注射,每周一次,每次1000mg/m²、长春瑞滨静脉注射,每周一次,每次25mg/m²等。医生会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剂量和给药频率。 5、副作用管理:老年患者化疗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治疗上可配合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每次300μg、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8mg等,必要时可暂停化疗或调整方案。 70岁患者化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营养,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