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小孩佝偻病是啥意思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佝偻病是啥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咸国哲
咸国哲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疾病,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造成骨骼生长异常。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尤其是营养不良或缺乏阳光照射的孩子更容易患病。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和户外活动,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与维生素D供给,才能有效预防这种疾病。
一、小孩佝偻病的成因
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导致,而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吸收的重要物质。具体原因包括:
1、维生素D摄入不足
如果孩子长期缺少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奶制品等,体内维生素D储备就会减少。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母亲的维生素D水平本身较低,婴儿也容易缺乏。
2、日晒不足
维生素D可以通过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合成,但很多孩子户外活动少,长期待在室内,皮肤缺少与阳光的接触,自然无法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尤其在冬季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3、吸收障碍
部分孩子即使摄入了足够的维生素D,但因肠道疾病或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无法有效吸收钙、磷,导致骨骼发育不良。
二、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不太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孩子会出现一系列特征性的表现:
1、骨骼改变
颅骨软化:轻轻按压孩子的后脑勺,感觉颅骨变软,严重时会出现“方颅”。
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膨大,形成串珠状凸起。
鸡胸或漏斗胸:胸骨突出或凹陷,胸廓变形。
X形腿或O形腿:腿部骨骼畸形,走路姿势异常。
2、神经系统症状
血钙水平下降可能引起孩子夜间烦躁不安、睡眠不踏实,容易惊醒,甚至出现肌肉抽搐。
3、发育迟缓
患儿可能出现出牙晚、站立和行走延迟等情况,整体发育落后同龄儿童。
三、佝偻病的诊断与治疗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佝偻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诊断:
治疗上,重点在于补充维生素D和钙:
1、药物补充
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AD滴剂。
口服钙剂,如葡萄糖酸钙溶液,帮助血钙恢复正常水平。
2、营养调整
合理安排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D、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奶类、鱼类、鸡蛋等。
3、户外活动
每天适当晒太阳,帮助皮肤自然合成维生素D,尤其是在早晨或下午,阳光温和时更为合适。
四、如何预防小孩佝偻病
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在于均衡营养与合理的生活习惯:
1、合理膳食:为孩子提供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母乳喂养的母亲也应注意补充营养。
2、多晒太阳:鼓励孩子每天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的同时促进维生素D合成。
3、定期体检: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佝偻病虽常见,但并不可怕,家长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营养补充与日晒情况,就可以有效预防。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孩子,及时就医、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完全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成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屁股旁边骨头疼怎么办

屁股旁边骨头疼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物理治疗、调整姿势、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疼痛可能与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肌肉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 1、热敷缓解: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敏感者可在热敷前涂抹凡士林保护皮肤。 2、药物缓解: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2次;或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每日3次涂抹于疼痛部位。药物能有效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3、物理治疗:进行超声波治疗或低频电刺激,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物理治疗能促进组织修复,缓解疼痛。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出现不适及时停止。 4、调整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坐姿时保持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必要时添加腰靠垫,减轻腰部压力。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或髋关节炎,可考虑椎间孔镜手术或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或修复关节功能,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期约3-6个月。 日常注意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等低冲击性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饮食中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绿叶蔬菜,促进骨骼健康。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预防相关疾病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