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蛲虫病可否引起尿床?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蛲虫病可否引起尿床?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蛲虫病可能引起尿床,但并非主要原因。蛲虫病通常表现为肛门瘙痒、睡眠不安等症状,尿床可能与蛲虫刺激会阴部或继发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蛲虫感染后,成虫夜间在肛门周围产卵,可能刺激会阴部神经,导致儿童在睡眠中出现无意识排尿。蛲虫移行至尿道时可能引发局部炎症,造成尿频、尿急等排尿异常。部分患儿因肛门瘙痒频繁搔抓,可能将虫卵带入尿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进一步加重排尿控制障碍。

尿床更常见于原发性遗尿症、膀胱功能发育延迟或心理因素。蛲虫病合并尿床时,需通过透明胶带法检测虫卵确诊感染。若尿床持续存在或伴随排尿疼痛、尿液浑浊等症状,需排除尿路感染、糖尿病等疾病。

确诊蛲虫病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等驱虫药物,同时煮沸消毒内衣裤和床单。家长应帮助孩子保持会阴清洁,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夜间定时唤醒排尿。若驱虫治疗后尿床未改善,需进一步检查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怀疑自己艾滋病怎么办

怀疑艾滋病可通过检测、咨询、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艾滋病通常由HIV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 1、检测:怀疑感染艾滋病时,应尽快进行HIV抗体检测。可通过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血液检测,检测方法包括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快速检测结果通常在20分钟内得出,实验室检测则更准确。 2、咨询:检测前后可向专业医生或艾滋病防治机构咨询,了解感染风险、检测流程和预防措施。咨询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获得正确的健康指导。 3、药物治疗:确诊后,需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需根据医生建议规律服用。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 4、心理支持:艾滋病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建议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支持小组。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5、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复查项目包括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方面,艾滋病患者应保持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减少肝脏负担。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瑜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护理方面,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其他疾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