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孩子一开始吃什么吐什么

|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一开始吃什么吐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国喜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孩子如果一吃东西就呕吐,可能让家长非常担心。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当、消化不良或急性胃肠炎等。面对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以便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呕吐虽然常见,但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提示我们需要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
1、饮食不当:有时候孩子吃了过冷或过于辛辣的食物,胃肠道可能会受到刺激,导致恶心和呕吐。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特别的医疗处理,只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合理搭配膳食即可。比如,可以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
2、消化不良:如果孩子的腹部受凉,可能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泻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比如健儿消食口服液或小儿复方鸡内金散。同时,要注意给孩子保暖,避免着凉加重病情。
3、急性胃肠炎:这种情况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以及肌肉酸痛等。孩子可能还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咽痛和咳嗽,同时伴随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需要到医院做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对症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并配合抗感染药物,如头孢克肟颗粒。注意补充水分,防止因频繁呕吐导致的脱水。
除了这些原因,呕吐也可能与幽门梗阻有关。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呕吐的情况,家长务必及时带孩子去医院,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孩子的健康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事情,及时的医疗介入是保障健康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39度算重症了吗

手足口病体温达到39度并不一定属于重症,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手足口病的重症判断主要依据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症状,而非单纯体温高低。体温升高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等方式缓解,同时需注意预防并发症。 1、体温监测:手足口病患儿体温升高是常见症状,39度属于高热范围,但并非重症的唯一标准。建议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变化趋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2、物理降温:体温39度时,可先尝试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酒精中毒。 3、药物退热: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每6-8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注意按体重计算剂量。 4、重症识别:手足口病重症通常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嗜睡、呕吐、肢体抖动或抽搐等。出现这些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5、家庭护理:患儿居家隔离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汤、粥、面条等。鼓励多饮水,补充体液,促进代谢。 手足口病患儿体温39度时,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同时注意识别重症症状。居家护理期间,保持患儿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适当补充水分,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鼓励患儿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促进身体恢复。如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