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麻痹症一般几岁得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麻痹症一般几岁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麻痹症通常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高发,尤其是1-3岁的幼儿。该病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能导致肢体瘫痪等严重后果。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疫苗接种和及时就医。
1、遗传因素
小儿麻痹症并非遗传性疾病,但与个体的免疫系统状态有一定关系。部分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感染病毒。家族中若有免疫缺陷病史,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环境因素
病毒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或接触传播。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尤其是缺乏清洁饮用水的地方,感染风险较高。人口密集的环境也容易导致病毒传播。
3、生理因素
5岁以下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尤其是1-3岁的幼儿,因活动范围扩大且卫生意识不足,更容易接触到病毒。
4、病理因素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病毒会侵入神经系统,破坏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头痛,重者可能出现永久性瘫痪。
5、预防与治疗
- 疫苗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和灭活疫苗(IPV)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主要手段。建议儿童在2月龄、4月龄、6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疫苗。
- 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使用退热药缓解发热,物理治疗帮助恢复肌肉功能。
- 康复训练:对于出现瘫痪的患儿,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包括物理治疗、肌肉拉伸和功能锻炼,以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
小儿麻痹症虽然发病率已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存在风险。家长应确保儿童按时接种疫苗,并注意日常卫生。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如发热、肢体无力等,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对儿童的危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肺炎的胸片检查结果是什么

小儿肺炎的胸片检查结果通常表现为肺部炎症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胸片是诊断小儿肺炎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能够帮助医生明确病变的范围、性质和严重程度。 1、肺纹理增粗:胸片上可见肺部血管和支气管的纹理明显增粗,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充血和渗出所致。肺纹理增粗是肺炎早期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提示肺部存在炎症反应。 2、斑片状阴影:胸片上可见肺部出现斑片状或片状高密度阴影,这些阴影通常分布不均匀,边界模糊。斑片状阴影是肺炎的典型表现,反映了肺泡内炎症渗出物的积聚。 3、实变影:在某些情况下,胸片上可见肺部出现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称为实变影。实变影提示肺部炎症较重,肺泡内充满炎症渗出物,导致局部肺组织实变。 4、胸腔积液:部分肺炎患者胸片上可见胸腔内出现液性暗区,提示存在胸腔积液。胸腔积液通常是由于炎症波及胸膜,导致胸膜渗出增多所致。 5、肺不张:在严重肺炎或并发症的情况下,胸片上可见肺部局部或广泛肺不张的表现。肺不张是由于炎症导致支气管阻塞或肺泡萎陷,影响气体交换。 小儿肺炎的胸片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因病原体、病程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胸片有助于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和菠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和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肺部功能恢复。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和适宜的湿度,避免接触烟雾和刺激性气体,有助于减少呼吸道刺激。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