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小儿支气管哮喘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通常由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遗传因素、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1、环境控制:减少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避免饲养宠物。家长需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寝具。
2、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可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缓解气道痉挛,配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抗炎,严重时需短期口服泼尼松。家长需遵医嘱掌握急救药物使用方法。
3、免疫治疗:针对明确过敏原的患儿可进行脱敏治疗,疗程需持续3-5年。治疗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
4、中医调理:缓解期可采用黄芪颗粒补益肺气,配合穴位敷贴疗法。家长需注意避免患儿食用生冷食物,适当进行八段锦锻炼。
建议家长记录患儿发作诱因及频率,定期复查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喘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气道修复。
小孩发烧39摄氏度伴手心热脚凉可能由感染性发热、血液循环异常、脱水或川崎病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并就医评估。
1. 感染性发热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儿童高烧最常见原因,伴随手脚温度差异可能与炎症反应相关。家长需保持孩子水分摄入,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2. 血液循环异常发热时外周血管收缩可能导致手脚发凉,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四肢促进循环,避免过度包裹。若持续超过2小时未缓解需就医排除休克早期表现。
3. 脱水高烧加速体液流失可能引起末梢循环不良。家长需每15分钟喂食少量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和囟门凹陷情况,必要时静脉补液治疗。
4. 川崎病该病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伴四肢末端改变,可能与血管炎相关。需住院接受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延迟诊治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病变。
建议家长记录发热曲线,避免酒精擦浴,选择透气衣物,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皮疹、颈部僵硬等预警症状须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