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家长如何纠正孩子的强迫行为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家长如何纠正孩子的强迫行为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如果非得从家长的角度想做点什么的话,面对孩子轻的强迫行为或者是类似于这种强迫的行为,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的时候您训斥他硬扳他肯定很痛苦,比方孩子做完作业总是反复检查光爱出错一遍一遍地看,这个时候觉得家长就可以在孩子,要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拉着孩子一起去做游戏,拉着孩子一起去做运动不给他强迫的机会和时间。第二个方法就要训练孩子,从行为上训练,从实践来训练他不看不检查,看它的后果是什么让事实来证明,他这种反复的检查强迫的行为,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也会有助于他强迫行为的消除。另外家长也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因为很多强迫症的孩子他都有强迫性的性格,而强迫性的性格很多父母就有强迫性的性格,所以父母也要改变自身,我觉得父母能做的可以是这么几个方面。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对偏执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偏执性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辅导应根据病情评估提供针对性的干预,包括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患者的认知理解和帮助其建立积极的生活目标,同时配合药物或行为治疗以确保疗效。以下是具体方法和建议: 1建立信任并稳定情绪 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常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和偏执想法,因此建立信任是心理辅导的第一步。与患者沟通时,语气要平和,不强制改变或否定其观点,保持开放与接纳的态度以减少对方的戒备心理。同时,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采取必要的情绪稳定技术,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或冥想引导,帮助其平复焦虑或激动情绪。针对较严重的情绪波动,可考虑联合心理医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干预,如奥氮平、利培酮或喹硫平。 2纠正错误认知 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往往有非现实的偏执思维或妄想,心理辅导需要帮助患者识别不合理的认知,并引导其建立更为客观的思维框架。例如,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识别和挑战偏执性妄想,将其关注点从内部妄想转移至具体问题解决上。还可以利用现实检验法,用实例来验证和修正患者的过度猜疑和负面推测,从而逐步弱化偏执念头对其生活的影响。 3支持社交恢复和生活重建 大多数偏执性精神病患者过于关注内心妄想,倾向于孤立自我。心理辅导的核心之一在于鼓励患者逐步恢复社交能力,可从家庭支持入手,让家人帮助其参与适度的社交活动,例如家庭聚餐、志愿者活动等。同时,协助患者制定可行的职业目标或兴趣爱好计划,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模式。从饮食健康和日常作息上提供建议,如规律睡眠、适量运动如每日散步30分钟或练习瑜伽等,改善其整体状态。 心理辅导的本质在于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生活模式,需与药物治疗或其他专业治疗方法相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切记尊重患者的感受和人权,避免过度逼迫或强制干预。长期的心理支持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重度患者,建议专业心理医生介入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