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登革热爆发时蚊媒控制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登革热爆发时蚊媒控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在登革热爆发期间,控制蚊媒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步骤。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采取有效的蚊媒控制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主要的措施包括物理灭蚊、化学灭蚊、生物灭蚊以及其他防护手段。
1、物理灭蚊:在登革热流行期间,使用蚊帐和纱窗等物理屏障是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的有效方法。电蚊拍和蚊香也是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减少蚊虫数量。这些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家庭日常使用。
2、化学灭蚊:喷洒杀虫剂是有效的化学灭蚊方法之一。在使用时,应选择对人和宠物无害的产品,并注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放置诱饵可以吸引并消灭蚊子,达到良好的灭蚊效果。化学方法虽然有效,但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
3、生物灭蚊:生物灭蚊方法包括利用天敌来控制蚊子数量。例如,室内可以放置捕蝇笼或安装捕蝇灯,以吸引和捕捉蚊子的捕食者。同时,引入蚊子的天敌,如黑斑夜虻,可以有效减少蚊子数量。这种方法环保且可持续。
4、其他措施: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潮湿、阴暗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容易滋生蚊虫。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穿长袖衣服和使用驱蚊液等个人防护措施也能有效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这些措施不仅能帮助控制登革热的传播,还能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登革热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c反应蛋白高发烧严重吗

宝宝C反应蛋白高伴随发烧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数值和症状判断。多数情况下提示细菌感染,少数可能与严重疾病相关。C反应蛋白是炎症标志物,数值越高通常反映感染或炎症越活跃。

细菌感染是C反应蛋白升高的常见原因,如中耳炎、肺炎或尿路感染。此时患儿除发烧外可能出现局部症状,如耳痛、咳嗽或排尿疼痛。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轻度升高,但数值通常低于细菌感染。这种情况下发热多为自限性,3-5天可缓解。部分非感染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也会导致持续升高,但较为少见。

当C反应蛋白显著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需警惕脓毒症、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感染。患儿往往表现为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拒食或皮肤瘀斑。新生儿期出现异常升高时,败血症风险增加,可能伴随黄疸、体温不稳定。某些罕见病如川崎病也会引起极度升高,特征性表现包括结膜充血、草莓舌和手足肿胀。

建议家长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发热规律,观察有无皮疹、抽搐等警示症状。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需完善血常规、降钙素原等检查明确感染源。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6月龄以上婴儿可适当增加温水补给。体温超过38.5℃或精神差时需急诊处理,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