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出血

预防脑出血需要怎么做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预防脑出血需要怎么做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冷启刚
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脑出血应当根据病因进行预防。其中,高血压性的脑出血最为常见,应当控制血压,改变生活饮食习惯。高血压患者在日常应当经常测量血压,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的稳定。如果血压持续升高,药物不能控制,及时就医治疗。改善日常的饮食,应当以低盐、低脂为主,每日的进盐量不要过多。肥胖者应当积极的进行减肥,严格的控制体重,也要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喝酒、经常熬夜等。减轻心理压力,不要有心理负担,保持心理平衡,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与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出血怎么能治好

脑出血可通过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手术清除血肿等方式治疗。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外伤、血液病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通过口服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一次、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预防脑出血的再次发生。同时,减少高盐高脂饮食,避免情绪波动。 2、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颅内压升高会加重脑损伤。使用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脉滴注每日2-3次、呋塞米注射液20mg静脉注射每日1-2次等药物,可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卧床休息时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 3、手术清除血肿:对于出血量大、病情危重的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彻底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创伤小,适合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 4、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可能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康复治疗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5、预防复发:脑出血患者需长期坚持二级预防。除控制血压外,还需戒烟限酒,控制血糖血脂,定期复查。对于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患者,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以消除病因。 脑出血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绿叶蔬菜,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血压及颅脑影像,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