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老年肝衰竭主要分为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肝衰竭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肝衰竭致病机制和表现各异,但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疾病恶化及生命危险。
1、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往往是由毒物暴露如药物过量、毒蘑菇中毒、病毒感染如甲型或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或严重外伤引起的。它的特点是患者的肝功能在极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内急速下降,表现为严重的黄疸、凝血障碍、肝性脑病等症状。
治疗方法:
药物疗法:例如N-乙酰半胱氨酸对于乙酰氨基酚中毒有效,抗病毒药物用于病毒性肝炎。
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缓解毒素积累造成的肝脏负担。
肝移植:针对不可逆肝衰竭患者是有效的最终解决方式。
2、慢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通常是长期肝病的结果,比如由病毒性肝炎、长期酗酒引起的肝硬化或脂肪肝病慢慢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该类型患者的肝病进展通常较为缓慢,但如果不及时控制病因,可能发展至不可逆的阶段。症状包括食欲减退、疲劳、记忆衰退等,晚期患者可出现肝性脑病和感染风险增加。
治疗方法:
控制病因: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酒精性肝病患者应绝对戒酒。
支持性治疗:如改善营养状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肝移植:对于肝病末期患者,肝移植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3、慢加急性肝衰竭
这种类型多见于慢性肝病患者因某种触发因素感染、药物毒性或酒精滥用导致急性加重,其危险性和病死率较高。症状介于急性和慢性肝衰竭之间,表现为肝功能迅速恶化并伴随失代偿性肝硬化。
治疗方法:
处理触发因素:控制感染是关键,可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提高肝脏代谢:可以通过人工肝支持系统减轻负担,恢复功能。
肝移植:对于不可逆肝损伤的患者提供终极治疗。
老年肝衰竭类型的分辨和治疗尤为重要,不仅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还应尽早干预病因并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对于家属来说,可以关注老年人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同时建议定期体检,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寻求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