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12岁小孩失眠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心理疏导、适量运动、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失眠通常由学习压力、不良生活习惯、情绪波动、营养缺乏、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作息
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时间,固定每天起床和入睡时间,避免周末睡懒觉。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干扰。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避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家长需监督孩子执行作息计划,逐渐形成生物钟规律。
2、改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摄氏度,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光线干扰。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透气棉质寝具,枕头高度以5-8厘米为宜。睡前可播放白噪音或轻音乐,音量控制在40分贝以下。定期清洁床上用品,避免尘螨诱发过敏影响睡眠。
3、心理疏导
家长应与孩子平等沟通,了解其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通过绘画、日记等方式帮助孩子宣泄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避免在睡前批评孩子,可进行亲子阅读等放松活动。建立安全感有助于缓解焦虑性失眠。
4、适量运动
每天保证1小时中等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等,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傍晚可进行瑜伽、拉伸等舒缓运动,帮助放松肌肉和神经。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影响睡眠质量。注意运动强度需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5、遵医嘱用药
对于持续失眠影响生长发育的情况,医生可能开具枣仁安神胶囊、安神补脑液、褪黑素片等药物。使用前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缺铁性贫血等器质性疾病。严格遵循医嘱剂量和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均衡,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可适量饮用温牛奶或小米粥。睡前1小时限制液体摄入以防夜尿干扰。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如洗漱、更衣等程序暗示睡眠时间。若失眠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日间功能损害,需及时到儿科或睡眠专科就诊评估。日常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睡眠问题造成心理暗示,可通过正强化鼓励其睡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