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浓黄鼻涕常见于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继发细菌感染、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合并感染,通常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1、细菌性感冒细菌感染导致中性粒细胞聚集,鼻涕呈黄色脓性。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伴随咽痛和低热症状。
2、病毒感染继发感染初期病毒性感冒未及时控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建议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耳痛或咳嗽加重,需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使用上述抗生素。
3、急性鼻窦炎鼻窦黏膜化脓性炎症会导致持续浓涕,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头痛和面部压痛,需配合鼻窦CT确诊,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
4、过敏性鼻炎感染过敏体质者反复擤鼻易引发黏膜破损感染。建议家长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尘螨,可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
出现浓黄鼻涕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日常可饮用金银花露帮助缓解症状,避免用力擤鼻防止中耳炎。
孩子患小叶性肺炎可通过一般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病情监测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一般护理建议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孩子需卧床休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蒸蛋等。
2、药物治疗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若伴随发热可配合布洛芬混悬液,咳嗽明显时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
3、物理治疗家长可用空心掌轻拍孩子背部帮助排痰,每日2-3次,每次5分钟。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
4、病情监测家长需每日记录孩子体温、呼吸频率、精神状态,观察有无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若出现嗜睡、拒食或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钟应立即就医。
患病期间避免摄入生冷及甜腻食物,恢复期可逐步增加瘦肉泥、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症状消失后仍需完成整个抗生素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