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口中一直有痰可能由慢性咽炎、支气管炎、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痰液黏稠、咽喉异物感、咳嗽等症状。
1、慢性咽炎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刺激咽喉黏膜,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建议戒烟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药物可选用咽炎片、银黄含片、西地碘含片。
2、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引发支气管黏液过度分泌,常伴随胸闷气促。需避免冷空气刺激,药物可选择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3、鼻后滴漏鼻炎或鼻窦炎导致分泌物倒流至咽喉,可能伴有鼻塞头痛。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冲洗,药物推荐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渊通窍颗粒、氯雷他定片。
4、胃酸反流胃酸刺激咽喉产生保护性黏液,多伴反酸烧心。应避免饱餐和睡前进食,药物可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
日常保持空气湿润,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若痰液带血或持续两周未缓解需及时就诊呼吸内科或耳鼻喉科。
换季感冒可以遵医嘱吃感冒清热颗粒、氨咖黄敏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症状选择合适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1、感冒清热颗粒适用于风寒型感冒,含荆芥穗、薄荷等成分,可缓解头痛鼻塞。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
2、氨咖黄敏胶囊针对普通感冒症状,含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可退热镇痛。青光眼患者禁用。
3、连花清瘟胶囊用于风热感冒,含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成分。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
4、双黄连口服液适用于病毒性感冒初期,含金银花、黄芩等成分。脾胃虚寒者慎用。
换季期间注意保暖,多饮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服药3天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