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孩子头上长癣怎么办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头上长癣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孩子头上长癣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保持头皮清洁干燥、避免抓挠、调整饮食结构、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头癣通常由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卫生习惯不良、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外用抗真菌药物

头癣多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溶液等抗真菌药物。用药前需剃除病发,药物需覆盖皮损周围正常皮肤。避免使用激素类药膏,可能加重真菌感染。若出现红肿渗液需暂停用药并就医。

2、保持头皮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头皮,选择pH值中性的儿童洗发露。洗后彻底擦干头发,避免真菌在潮湿环境繁殖。枕巾、梳子等个人物品需沸水消毒并单独存放。治疗期间暂停游泳、戴帽子等可能造成闷热的行为,出汗后及时清洁。

3、避免抓挠

头癣常伴瘙痒,抓挠可能导致继发细菌感染。家长可给孩子修剪指甲,夜间戴棉质手套。冷敷或轻拍患处可缓解瘙痒,禁止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擦拭。若出现脓疱、淋巴结肿大等感染迹象,需立即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

4、调整饮食结构

适当增加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牡蛎、瘦肉,有助于皮肤修复。补充维生素B族可通过全谷物、鸡蛋等获取,能增强皮肤抵抗力。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这类饮食可能促进真菌生长。过敏体质儿童需排查牛奶、坚果等易致敏食物。

5、及时就医

若病变面积超过硬币大小、出现秃斑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开具口服灰黄霉素片、伊曲康唑胶囊等系统抗真菌药,严重者需配合紫外线治疗。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生聚集病例时,应报告疾控部门进行环境消杀。

家长需每日检查孩子头皮变化,治疗期间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定期暴晒床上用品。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警惕真菌毒素入血风险。痊愈后仍要继续用药1-2周防止复发,三个月内复查真菌镜检确认根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受凉胃里不舒服怎么办

宝宝受凉胃里不舒服可通过热敷腹部、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按摩腹部、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受凉引起的胃肠不适通常与寒冷刺激、消化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1、热敷腹部

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包裹毛巾后敷于宝宝腹部,温度控制在40℃以下,避免烫伤。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肠痉挛。每次热敷10-15分钟,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热敷时家长需全程监护,观察宝宝皮肤反应。

2、调整饮食

暂停食用生冷食物,改为温热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小米粥、山药泥等。少量多餐喂养,每次进食量减少为平时的1/2。可适量添加蒸熟的苹果泥或胡萝卜泥,其中果胶成分有助于保护胃肠黏膜。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加重消化负担。

3、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喂服温开水或淡糖盐水,每次5-10毫升,间隔30分钟补充一次。若伴随呕吐,需在呕吐后30分钟再开始补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兑水服用,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观察排尿情况,确保每日至少有4-6次小便。

4、按摩腹部

洗净双手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力度以手指按压腹部下陷1厘米为宜。按摩前可涂抹少量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每次持续5-8分钟。注意避开饭后1小时内操作,若宝宝哭闹抗拒需立即停止。按摩能促进肠蠕动,帮助排出胃肠道积气。

5、遵医嘱用药

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发热、腹泻等表现,需就医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可能应用的药物包括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或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改善消化功能。禁止自行给宝宝服用止吐或止泻药物。

家长需保持宝宝腹部保暖,可穿着棉质肚围或高腰裤。夜间睡眠时注意检查被子是否盖好腹部。恢复期继续维持清淡饮食2-3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日常避免让宝宝直接接触冰冷地面或迎风进食。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持续呕吐等脱水表现,须立即就医处理。定期测量体温,记录呕吐或腹泻的频率及性状变化,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