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肝癌患者就诊科室主要有肝胆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介入科、放疗科。肝癌可能与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黄曲霉毒素暴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
肝胆外科是肝癌手术治疗的核心科室,主要针对可切除的早中期肝癌。医生会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肝功能状况,决定是否进行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等手术。手术前需完善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术后需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
肿瘤科负责肝癌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非手术方案。常用药物有索拉非尼片、仑伐替尼胶囊等分子靶向药,以及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科医生会根据癌症分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处理化疗相关副作用。
消化内科主要参与肝癌的早期筛查和基础治疗。对于肝硬化背景的肝癌患者,消化科医生会进行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基础管理。通过胃镜检查可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可明确病理诊断。
介入科开展肝癌的微创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TACE治疗通过导管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适合无法手术的中晚期患者。微波消融可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摧毁肿瘤,对3厘米以下病灶效果显著。
放疗科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技术处理肝癌。对于门静脉癌栓或骨转移患者,放疗可缓解疼痛和控制病灶进展。质子治疗等精准放疗技术能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但需要严格评估肝功能储备情况。
肝癌患者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避免腌制烧烤类食物。建议戒除烟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术后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腹水或肝性脑病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晚期患者可通过疼痛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巨块型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
1、手术切除:适用于肝功能良好且肿瘤局限的患者,可通过肝部分切除术或肝移植术实现根治性治疗。
2、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适用于无法手术的患者,通过阻断肿瘤血供或局部消融控制病灶。
3、靶向药物治疗:常用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发挥作用。
4、免疫治疗:采用PD-1抑制剂等药物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适用于晚期患者。
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肝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估,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同时注意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