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折处出了个红点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处出了个红点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处出现红点可能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软组织挫伤、感染、过敏反应或异物刺激等因素有关。骨折后皮肤出现红点通常表现为局部充血、轻微疼痛或瘙痒等症状,可通过冷敷、消毒处理、外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1、毛细血管破裂

骨折时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形成红色瘀点。这种情况通常伴随轻微肿胀,按压时可能有短暂疼痛。早期可采取冷敷减少出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吸收。若红点持续扩大或疼痛加剧,需排除进行性出血可能。

2、软组织挫伤

骨折伴随的软组织损伤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散在红点。可能与创伤后炎性介质释放有关,常伴有皮肤发热感。可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外用抗炎药物,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3、局部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固定器具压迫可能导致细菌感染,早期表现为针尖样红点,可能发展为脓疱。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伴随跳痛、渗液。需及时消毒处理,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

4、过敏反应

对石膏、敷料或外用药物过敏时,接触部位可能出现密集红点伴瘙痒。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可能与苯扎氯铵等消毒成分有关。应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5、异物刺激

骨折固定用的钢针、钢丝等内植物可能造成局部机械性刺激,表现为固定点周围持续性红点。可能伴随异物感或刺痛,需通过X线检查确认内固定位置。轻微刺激可观察,持续不缓解需考虑调整固定装置。

骨折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定期观察皮肤变化。未愈合期间避免剧烈活动,营养补充应注重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如牛奶、鱼肉等。固定器具佩戴松紧适宜,出现红点持续增多、化脓或发热等症状时须及时复查。康复期可进行医生指导下的适度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骨骼愈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前叉重建后又断了的征兆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又断裂的征兆主要有膝关节肿胀、关节不稳、活动受限、疼痛加剧、关节弹响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

1、膝关节肿胀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又断裂可能导致膝关节明显肿胀。由于韧带断裂后关节内出血,滑膜受到刺激产生炎症反应,关节液分泌增多。患者会感到膝关节紧绷、发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肿胀通常在受伤后几小时内迅速出现,可能伴随皮肤淤青。建议患者立即停止活动,抬高患肢,尽快就医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2、关节不稳

关节不稳是前交叉韧带再次断裂的典型表现。患者在行走或转身时会感到膝关节打软、晃动,尤其在上下楼梯或斜坡行走时症状明显。部分患者描述有"膝盖要散开"的感觉。这种不稳感源于韧带失去对胫骨前移的限制作用,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建议患者使用拐杖辅助行走,避免剧烈运动。

3、活动受限

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是重要征兆。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伸直或屈曲膝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都会出现障碍。这与关节肿胀、疼痛以及韧带结构破坏有关。部分患者在尝试深蹲或跪姿时会感到明显受阻。建议避免强行活动关节,可进行冰敷缓解症状。

4、疼痛加剧

疼痛程度突然加重需警惕韧带再次断裂。疼痛多位于膝关节前内侧,在负重或扭转动作时尤为明显。疼痛性质多为锐痛,可能伴随关节内撕裂感。夜间休息时疼痛可能持续存在。建议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但需明确诊断后再用药。

5、关节弹响

关节活动时出现明显弹响或卡顿感可能是韧带断裂的表现。这种弹响多发生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声音较清脆,可能伴随疼痛。这是由于断裂的韧带残端或半月板在关节活动中发生异常移位所致。建议记录弹响发生的具体体位和频率,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术后3-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康复期间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加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训练。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膝关节过度负重。运动时可佩戴专业护膝,选择平整场地活动。饮食上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有助于韧带修复。若出现上述任何征兆,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检查,必要时考虑二次手术重建。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