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人的正常体温多少度为正常范围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人的正常体温多少度为正常范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人体的正常体温通常在36.1℃至37.2℃之间,具体因个体差异、测量部位和时间有所变化。通过腋下、口腔和直肠的温度测量,可以科学判断体温是否正常。如果体温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反映有关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处理。
1、体温的正常范围与影响因素
人的正常体温范围通常维持在36.1℃到37.2℃。腋下体温在36.1℃至37℃较为常见,口腔温度比腋下高约0.3℃~0.5℃,直肠温度则更高,为37.1℃至38℃之间。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测温部位不同,直肠更靠近内脏温度,口腔和腋下较为贴近外界环境;另一方面,年龄、性别、活动状态和一天中的时间也会影响体温。例如,婴幼儿代谢较快,因此体温总体较成年人略高,而女性体温因月经周期变化可略微上升。
2、体温异常的可能原因
高于正常范围:人体体温超过37.2℃时通常认为发热,可能与感染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或中暑等外界因素有关。如果直肠温度达到40℃以上甚至危及生命,则提示可能出现了高热或中枢体温调节失常。
低于正常范围:当体温低于36.1℃时,可能表明受寒冷环境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等因素导致的新陈代谢下降。年长者或抑郁患者因代谢水平较低,也可能长期偏低体温。
紧急情况:持续性高热不退或低体温,尤其伴随其他不适例如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时,应尽快就医排查是否存在重大疾病或危险因素。
3、如何调节并监控体温
若体温轻度异常,可采取相应的调节方式。例如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如额部湿毛巾敷或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药,而持续高热就医时可能需要抗感染治疗。低体温者则可服用热饮、保暖,帮助身体恢复热平衡。日常中保持体温稳定,可通过适度着装、合理饮食和运动增强免疫力。另外,体温计的使用应严格遵循操作说明,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人体的体温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重要生命体征之一,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需引起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身体温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可能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身体健康状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打乙肝疫苗后出现荨麻疹怎么回事

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荨麻疹可能与疫苗成分过敏、免疫系统反应、皮肤敏感或潜在过敏体质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风团伴瘙痒。轻微症状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缓解,严重过敏需及时就医。

1、疫苗成分过敏

疫苗中的氢氧化铝佐剂或酵母蛋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接种部位或全身性荨麻疹,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

2、免疫系统激活

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中可能诱发暂时性免疫应答过度。伴随轻度发热或皮肤瘙痒,建议冷敷缓解症状,必要时口服苯海拉明片。

3、皮肤屏障脆弱

接种者原有湿疹或皮肤敏感可能加重疫苗反应。出现局限性风团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避免抓挠刺激皮肤。

4、过敏体质诱发

既往对疫苗、鸡蛋或乳胶过敏者更易发生荨麻疹。可能与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有关,需备好肾上腺素笔,严重时立即急诊处理。

接种后观察30分钟,出现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需紧急就医。日常避免辛辣饮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