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很少哭闹正常吗

|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很少哭闹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很少哭闹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某些健康问题有关。新生儿哭闹频率因人而异,部分婴儿天生性格安静或睡眠需求较高,表现为较少哭闹。但若伴随喂养困难、反应迟钝、肌张力异常等情况,需警惕神经系统或代谢性疾病。

健康新生儿可能因个体差异表现为少哭闹。这类婴儿通常进食正常,清醒时眼神灵活,肢体活动自如,对声音和触碰反应灵敏,大小便次数及颜色符合月龄特征。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因吸吮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而减少哭闹,深度睡眠时间较长的婴儿清醒时也相对安静。家长可观察婴儿每日尿量是否达到6-8次,体重增长是否处于15-30克/天的正常范围。

病理性少哭闹常见于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多伴有出生时窒息、肌张力低下表现,可能出现吸吮力弱、异常安静等神经系统症状。先天性甲减婴儿常有黄疸消退延迟、皮肤粗糙、腹胀等特征,代谢率降低导致活动减少。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可表现为嗜睡、哭声微弱,伴随体温不稳定或喂养耐受不良。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在新生儿期可能仅表现为异常安静,需通过足跟血筛查确诊。

建议家长记录婴儿每日清醒时间、哺乳量和大小便情况,定期测量体重。若发现婴儿连续3小时以上不主动觅食、对强烈刺激反应微弱,或伴有皮肤发绀、体温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日常护理中可通过抚触操、黑白卡追视等互动观察婴儿反应能力,避免过度包裹影响其活动表达需求。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洗澡操作流程

新生儿洗澡操作流程包括准备物品、调节水温、清洗身体、擦干保湿、观察皮肤等步骤。洗澡时需注意安全与卫生,确保宝宝舒适与健康。 1、准备物品:准备好洗澡所需物品,包括婴儿浴盆、温水、婴儿专用沐浴露、柔软毛巾、干净衣物、尿布等。确保所有物品干净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浴盆内放入适量温水,水温控制在37℃左右,可用水温计或手肘测试水温。 2、调节水温:将宝宝抱入浴盆前,再次确认水温适宜。水温过高可能导致烫伤,过低则可能让宝宝着凉。洗澡过程中,可用手轻轻托住宝宝的头部和颈部,避免滑落或呛水。洗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避免宝宝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3、清洗身体:用温水轻轻湿润宝宝的身体,从头部开始,逐步清洗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和臀部。使用婴儿专用沐浴露时,取少量在手心揉搓起泡,轻柔涂抹在宝宝皮肤上,避免直接接触眼睛和耳朵。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摩擦。 4、擦干保湿:洗澡结束后,迅速用柔软的毛巾将宝宝包裹,轻轻擦干身体,特别是皮肤皱褶处。擦干后,可涂抹婴儿专用保湿霜,帮助锁住水分,预防皮肤干燥。注意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宝宝着凉。 5、观察皮肤:洗澡后观察宝宝的皮肤状态,检查是否有红肿、皮疹、干燥或其他异常情况。若发现皮肤问题,及时咨询定期洗澡有助于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但频率不宜过高,通常每周2-3次即可。 新生儿洗澡后,可适当进行抚触按摩,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和亲子互动。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与湿润,选择温和的洗护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成分。适当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为宝宝营造舒适的成长环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