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牙周病和牙体牙髓病是两种不同的口腔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和病理机制。牙周病主要累及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牙体牙髓病则涉及牙齿硬组织及牙髓。
1、发病部位牙周病病变集中在牙龈、牙槽骨等牙周支持组织,牙体牙髓病则发生在牙釉质、牙本质等硬组织及内部牙髓腔。
2、致病因素牙周病主要由菌斑生物膜引发慢性炎症,牙体牙髓病多因龋齿、外伤等导致牙体缺损或牙髓感染。
3、典型症状牙周病表现为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体牙髓病常见牙齿敏感、自发痛等牙髓炎症状。
4、治疗方式牙周病需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牙体牙髓病通常采用充填术、根管治疗等牙体修复手段。
建议定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两类疾病时可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日常需加强巴氏刷牙法使用及牙线清洁。
牙齿拥挤错位排列不齐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乳牙早失、颌骨发育不足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父母存在牙列不齐或颌骨发育异常可能遗传给子女。建议早期进行正畸评估,干预措施包括功能性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
2、不良口腔习惯长期吮指、口呼吸、吐舌等习惯可能导致牙弓变形。破除不良习惯后可通过活动矫治器矫正,常用药物包括碘甘油、氯己定含漱液等辅助治疗口腔炎症。
3、乳牙早失乳牙过早脱落会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需进行间隙保持治疗,可能使用带环式或全冠式间隙保持器,伴随邻面龋时可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
4、颌骨发育不足颌骨体积与牙齿大小不匹配可能与营养不良或内分泌异常有关,表现为牙弓狭窄或前突。需采用扩弓矫治或正颌手术,配合钙剂、维生素D等营养补充。
日常注意避免过硬食物,定期口腔检查,青少年建议每半年进行咬合发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