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流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机制防治脑梗死。
1、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过阻断血小板活化通路,减少血小板相互黏附,预防微小血栓形成。
2、减少血栓形成这类药物干扰凝血酶生成途径,降低纤维蛋白原转化效率,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血栓的扩展。
3、改善脑血流通过维持血管通畅性,增加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血氧供应,挽救濒临坏死的脑组织。
4、保护血管内皮部分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抗炎特性,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配合低盐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
低压高头晕可能由遗传因素、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高血压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可能增加患病概率,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药物控制血压。
2、精神紧张: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无须用药。
3、睡眠不足:作息紊乱会影响自主神经调节,调整作息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有助于改善症状。
4、高血压:可能与血管硬化、肾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美托洛尔等药物。
日常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