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泌尿系统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排出。结石通常由水分摄入不足、代谢异常、尿路感染、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路,适合小于5毫米的结石。家长需督促儿童规律饮水,避免含糖饮料。
2、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枸橼酸钾调节尿液酸碱度。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体外碎石冲击波可将结石粉碎成小于3毫米的颗粒,适用于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可能与输尿管狭窄有关,常伴随腰腹绞痛症状。
4、手术取石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适用于大于2厘米的结石。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合并反复感染症状。
建议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适度补充柑橘类水果,避免久坐并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
输尿管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10毫米、表面光滑且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具体需结合结石位置、大小、硬度以及患者肾功能综合评估。
1、结石大小:直径5-10毫米的结石是体外碎石的最佳适应症,过大的结石可能需联合输尿管镜手术。
2、结石位置: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较高,中下段结石因受骨盆遮挡可能影响定位效果。
3、结石硬度:一水草酸钙等坚硬结石需增加冲击波能量,磷酸铵镁等疏松结石更易被粉碎。
4、患者因素:肥胖患者穿透深度受限,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谨慎,合并尿路感染时需先控制感染。
治疗前后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术后遵医嘱复查排除石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