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伤口结痂是黑色通常是正常的,黑色结痂多由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形成,属于愈合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伤口愈合过程中,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会形成血凝块覆盖创面,随后血凝块中的血红蛋白在氧化作用下逐渐变为深褐色或黑色。这种颜色的变化与伤口深度、局部血液循环状态以及个人体质有关。较深的伤口因渗血较多,结痂颜色可能更深;浅表擦伤则多呈现红褐色。黑色结痂通常质地干燥坚硬,能有效隔绝细菌感染,保护下方新生组织生长。若结痂周围无红肿、渗液、剧烈疼痛或异常发热,且结痂在1-2周内自然脱落,则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少数情况下,黑色结痂可能提示异常。糖尿病患者的伤口因微循环障碍,可能出现黑痂伴坏死组织;烧伤创面若形成焦黑色硬痂,需警惕深度损伤;某些特殊感染如坏疽也会导致组织发黑。这类异常黑痂往往伴随恶臭、持续渗液、边缘扩散或愈合延迟,此时结痂颜色可能反映组织缺血或感染状态。
日常护理中应保持结痂干燥清洁,避免强行撕扯。可局部使用无菌凡士林保持适度湿润,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黑痂持续超过3周未脱落,或出现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化脓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愈合期间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痂皮自然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