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白色念珠菌病有什么危害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白色念珠菌病有什么危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冷启刚
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白色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真菌感染,可能引起皮肤黏膜或系统性损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白色念珠菌病的危害主要有局部感染扩散、继发细菌感染、免疫功能受损者病情加重、孕妇胎儿感染风险、长期慢性炎症诱发癌变。

1、局部感染扩散

白色念珠菌感染初期多局限于口腔、阴道等黏膜部位,表现为白斑、瘙痒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扩散至食管、肠道等邻近器官。口腔念珠菌病可发展为食管念珠菌病,出现吞咽疼痛;阴道念珠菌病可能上行感染引发盆腔炎。局部扩散会增加治疗难度,延长病程。

2、继发细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导致皮肤黏膜屏障破坏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易乘虚而入。临床常见口腔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口角炎,阴道念珠菌病并发细菌性阴道炎。混合感染会加重红肿、疼痛等症状,需联合使用抗真菌药和抗生素治疗,如克霉唑阴道片联合甲硝唑栓剂。

3、免疫功能受损

艾滋病、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白色念珠菌后,易发展为播散性念珠菌病。真菌可通过血流播散至心内膜、中枢神经系统等,引发念珠菌血症、脑膜炎等危重症。临床需使用氟康唑注射液等全身抗真菌药物,必要时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

4、孕妇胎儿风险

妊娠期阴道念珠菌病可能引起胎膜早破、早产等并发症。分娩时新生儿经产道接触念珠菌,可能发生鹅口疮或尿布区皮炎。孕妇可使用克霉唑阴道栓剂等B类抗真菌药,哺乳期需避免使用氟康唑等可能通过乳汁分泌的药物。

5、慢性炎症癌变

长期反复的念珠菌性食管炎可能诱发食管黏膜异型增生,增加食管癌风险。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持续未愈者,外阴上皮可能发生非典型增生。对慢性感染者应定期进行组织活检,必要时采用伊曲康唑胶囊长期抑制治疗。

预防白色念珠菌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滥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出现持续不愈的黏膜白斑、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确诊后规范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外用制剂或氟康唑胶囊等口服药物,避免自行中断治疗导致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被蜜蜂蛰了很痒怎么办

被蜜蜂蛰了很痒可通过冷敷、药物涂抹、局部清洁、抗过敏治疗等方式缓解。蜜蜂蛰伤通常由蜂毒中的组织胺、磷脂酶等成分引起。 1、冷敷处理:蜜蜂蛰伤后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持续10-15分钟。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毒素扩散,缓解局部肿胀和瘙痒。避免直接接触冰块,以防冻伤。 2、药物涂抹: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或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这些药物具有抗炎止痒作用,能有效缓解皮肤不适。使用前清洁患处,涂抹后避免摩擦。 3、局部清洁: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蛰伤部位,清除残留的蜂刺和毒素。清洁时动作轻柔,避免挤压伤口。清洁后用干净纱布覆盖,保持伤口干燥。 4、抗过敏治疗: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或西替利嗪片10mg,每日一次。这些抗组胺药物能缓解全身过敏反应,减轻瘙痒症状。服药期间避免饮酒,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5、就医建议: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意识模糊等严重过敏反应时,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给予肾上腺素注射、静脉输液等紧急处理,必要时进行留院观察。 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蛰伤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以防感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草莓、菠菜等,有助于伤口愈合。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严重过敏反应或感染可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