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白细胞下降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白细胞下降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白细胞下降可能由感染、药物副作用、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辐射暴露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骨髓移植等方式改善。

1、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白细胞暂时性减少,例如流感、结核病等。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如使用奥司他韦颗粒抗流感病毒,或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抗结核治疗。日常需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

2、药物副作用

部分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片、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通常伴随血小板减少、贫血等表现。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医生会调整用药方案或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促进白细胞生成。

3、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会破坏骨髓造血微环境。患者常见皮肤瘀斑、反复感染等症状。确诊需骨髓穿刺检查,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或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4、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产生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多伴随关节痛、皮疹等表现。需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片控制病情。注意防晒,定期复查抗核抗体等指标。

5、辐射暴露

大剂量电离辐射可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接触后可能出现恶心、出血倾向等急性放射病症状。需立即脱离辐射源,医生可能使用促白细胞生成药物如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严重时需输血支持治疗。

白细胞下降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摄入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配合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注意口腔清洁。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持续发热或严重乏力应及时复查血常规,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医嘱。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被狗咬了,但没出血要打针吗?

被狗咬伤但未出血通常需要根据伤口暴露程度决定是否接种疫苗,皮肤无破损且未接触动物唾液时可暂不接种,存在表皮破损或唾液接触则需立即处理。狂犬病病毒可通过黏膜或微小伤口侵入,及时评估暴露等级是关键。

皮肤完整且无唾液接触的咬伤属于I级暴露,感染风险极低,彻底清洗后无须接种疫苗。需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观察动物10日内是否出现异常行为,期间避免伤口接触污染物。若动物健康且已接种疫苗,可进一步降低担忧。

表皮擦伤、划痕或唾液接触黏膜属于II级暴露,必须接种狂犬疫苗。即使未见明显出血,病毒仍可能通过真皮层毛细血管入侵。需在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并按程序完成后续4针注射。伤口处理需遵循"冲洗-消毒-免疫"三步原则,深部伤口还需评估是否注射免疫球蛋白。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同样适用该标准。

被流浪犬、野生动物咬伤或无法追踪动物状态时,无论是否出血均建议按III级暴露处置。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无有效治疗手段。疫苗接种是唯一预防措施,我国采用"2-1-1"或5针法两种程序,全程接种后可产生持久抗体。日常需避免接触陌生动物,教育儿童不要挑逗宠物,饲养犬猫应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