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发作性睡病是什么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发作性睡病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睡眠障碍,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性睡病主要有日间过度嗜睡、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日间过度嗜睡

日间过度嗜睡是发作性睡病的核心症状,表现为白天难以控制的睡眠欲望,常在安静或单调环境下突然入睡,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这种睡眠发作后患者可能感到短暂清醒,但很快又会出现困倦。日间过度嗜睡可能与下丘脑分泌素神经元缺失有关,导致大脑无法维持正常觉醒状态。患者需避免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莫达非尼片、盐酸哌甲酯片等促醒药物。

2、猝倒发作

猝倒发作是发作性睡病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情绪激动时突然出现肌张力丧失,可能导致头部下垂、面部松弛、膝盖弯曲甚至倒地,但意识保持清醒。猝倒发作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频率从每天数次到每月数次不等。猝倒发作与快速眼动睡眠期肌张力缺失机制异常激活有关。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可遵医嘱使用羟丁酸钠口服溶液、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

3、睡眠瘫痪

睡眠瘫痪指患者在入睡或醒来时暂时无法活动或说话的状态,常伴有恐惧感,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缓解。睡眠瘫痪可能与快速眼动睡眠期肌张力抑制机制异常有关。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眠剥夺可减少发作频率,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如盐酸阿米替林片。

4、入睡前幻觉

入睡前幻觉表现为刚入睡时出现生动、恐怖的视听幻觉,内容多为人物、动物或恐怖场景。这种症状与快速眼动睡眠期特征提前出现有关。改善睡眠环境、建立固定入睡程序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帕罗西汀片。

5、夜间睡眠紊乱

发作性睡病患者常伴有夜间睡眠片段化、频繁觉醒等问题,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这可能与睡眠-觉醒调节机制紊乱有关。保持卧室环境安静舒适、避免晚间摄入咖啡因等措施可改善夜间睡眠,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如右佐匹克隆片。

发作性睡病患者需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夜间睡眠,白天可安排多次短时间小睡。饮食上应避免高糖食物,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日间警觉性,但应避免过度疲劳。患者及家属应了解疾病特点,避免对症状过度恐慌,同时注意防范意外伤害。建议定期复诊,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长龅牙怎么办

小孩长龅牙可通过矫正器、正畸手术等方式治疗,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牙齿排列异常、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矫正器:矫正器是治疗龅牙的常见方法,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龅牙。固定矫正器如金属托槽、陶瓷托槽等,通过施加压力逐步调整牙齿位置。活动矫正器如隐形矫正器,适合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患者,需定期更换以保持矫正效果。 2、正畸手术:对于严重龅牙或颌骨发育异常的患者,正畸手术是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通过调整颌骨位置,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常见手术包括上颌骨前移术、下颌骨后退术等,术后需配合矫正器进行进一步调整。 3、遗传因素:龅牙可能由遗传因素引起,父母中一方或双方有龅牙史,孩子出现龅牙的概率较高。遗传性龅牙通常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上下颌骨发育不平衡,需通过正畸治疗进行矫正。 4、不良口腔习惯:长期吮吸手指、咬唇、口呼吸等不良口腔习惯可能导致龅牙。这些习惯会影响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需尽早纠正。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如使用牙线、定期刷牙等。 5、牙齿排列异常:牙齿排列异常如牙齿拥挤、间隙过大等,可能导致龅牙。牙齿排列异常会影响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需通过矫正器或正畸手术进行治疗。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齿排列问题。 龅牙的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龅牙问题。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预防龅牙的发生和发展。适当的运动如咀嚼硬质食物,有助于锻炼颌骨和牙齿,促进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