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昏迷病人血压低需立即就医,可能由失血性休克、严重感染、心肌梗死、药物中毒或内分泌危象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
1、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可能导致昏迷病人血压低,通常表现为皮肤湿冷、脉搏细速等症状。可能与外伤、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关。治疗需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必要时输血,同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需紧急处理出血源,如手术止血或内镜下治疗。
2、严重感染
严重感染引发的脓毒症休克可导致血压低伴昏迷,常见于肺炎、腹腔感染等情况。通常伴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需静脉输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同时进行液体复苏,必要时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提升血压。需尽快明确感染灶并控制感染源。
3、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源性休克时会出现血压低伴昏迷,多伴随胸痛、心律失常等症状。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有关。治疗需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硝酸甘油注射液扩张冠状动脉,必要时行急诊介入治疗。需持续心电监护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4、药物中毒
镇静催眠药或降压药过量可能导致中枢抑制和血压低,常见表现为瞳孔变化、呼吸抑制。治疗需洗胃或活性炭吸附毒物,使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阿片类药物,必要时血液净化。需监测生命体征并维持呼吸道通畅。
5、内分泌危象
肾上腺危象或黏液性水肿昏迷可引发顽固性低血压,多伴有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症状。可能与垂体或肾上腺功能减退有关。治疗需静脉补充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纠正低血糖及电解质紊乱。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并定期随访内分泌功能。
昏迷伴血压低属临床急症,家属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喂食或用药。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平卧位,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入院后需配合医生完善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影像学等检查。稳定后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