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心脾两虚是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脾两虚是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脾两虚可能由长期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慢性失血、久病体虚、先天禀赋不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整、情志调节、适度运动、针灸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脾两虚通常表现为心悸失眠、食欲减退、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

1、长期思虑过度

长期思虑过度会耗伤心血,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心脾两虚。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日常需减少脑力劳动,避免过度用脑,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中医常用归脾丸、柏子养心丸、人参养荣丸等方剂调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饮食不节

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或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常见症状包括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羹。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等健脾益气药物。

3、慢性失血

月经过多、长期便血或外伤失血会导致气血亏虚,引发心脾两虚。患者多见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需及时纠正贫血,增加含铁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菠菜。中医可能选用八珍颗粒、复方阿胶浆、当归补血口服液等补血制剂,需严格按医嘱服用。

4、久病体虚

慢性疾病消耗气血,或大病初愈未及时调养,均可导致心脾功能受损。常见表现有气短懒言、肢体困重、容易感冒。康复期需保证充足休息,适当食用红枣、桂圆等补益食材。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脉饮、黄芪精口服液、十全大补丸等扶正固本药物。

5、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体质虚弱或早产儿可能心脾功能发育不完善,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低下。家长需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行小儿推拿保健。中医可能建议使用稚儿灵颗粒、龙牡壮骨颗粒、小儿健脾丸等调理体质,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心脾两虚患者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可多食用莲子、芡实、山药等健脾养心食材,少食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耗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忧思。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调理,不可自行长期服用补益类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彩超消化系肝功能异常严重吗

彩超显示消化系肝功能异常需根据具体指标判断严重程度,轻者可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重者需及时就医治疗。肝功能异常常见原因包括肝炎、脂肪肝、药物损伤等,需针对性处理。肝炎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脂肪肝患者需控制体重,减少高脂饮食,增加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药物损伤者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胡萝卜、蓝莓,避免酒精和高糖食物。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对于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或指标持续升高,需进一步检查如肝脏穿刺活检,排除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肝功能异常的治疗需结合病因、症状和检查结果,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并发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肝脏健康。肝功能异常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