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胃胀气难受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胀气难受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葛剑
葛剑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胃胀气难受可通过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合谷穴等穴位缓解,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适中并配合热敷。

1、中脘穴

位于肚脐上方四横指处,按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部胀满感,可配合顺时针揉腹重复进行。

2、足三里穴

膝盖外侧凹陷下方三寸,按摩能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胀气,建议每日按压多次。

3、内关穴

手腕横纹上两寸两筋之间,按压可止呕消胀,适合餐后胀气时操作,家长需帮助儿童控制按压力度。

4、合谷穴

手背虎口肌肉隆起处,刺激该穴位能行气化滞,可与足三里穴交替按摩增强效果。

按摩前后可饮用温热的陈皮水或生姜水,避免进食豆类等产气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天或伴随呕吐需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急性肠胃炎的护理

小儿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观察症状、预防脱水等方式护理。该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建议家长暂停固体食物6-8小时,改为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稀释苹果汁等低渗液体,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刺激胃肠黏膜。

2、补充水分

家长需每10-15分钟给予5-10毫升口服补液盐,注意观察尿量是否恢复正常,警惕脱水引起的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表现。

3、观察症状

记录呕吐和腹泻次数,测量体温,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轮状病毒感染或细菌性痢疾等严重情况。

4、预防脱水

使用标准口服补液溶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保护肠黏膜,但禁止自行使用止泻药。

护理期间保持患儿手部清洁,对呕吐物及排泄物及时消毒,恢复期逐步添加香蕉、米粥等低渣食物,避免生冷刺激饮食2-3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