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儿童过敏性鼻炎检查主要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鼻内镜检查、鼻分泌物涂片检查、鼻激发试验等。过敏性鼻炎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1、皮肤点刺试验
皮肤点刺试验是检测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方法,通过将少量过敏原提取液滴在前臂皮肤上,用点刺针轻刺皮肤表层,观察局部是否出现红晕、风团等过敏反应。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检测尘螨、花粉、霉菌等常见吸入性过敏原。检查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物,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提示患儿对该过敏原敏感,但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
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免疫球蛋白E抗体水平。该方法适用于皮肤点刺试验禁忌的儿童,如存在严重湿疹、皮肤划痕症或近期服用抗过敏药物的情况。检测结果可辅助诊断过敏性鼻炎,并帮助识别主要致敏原。但免疫球蛋白E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需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评估。
3、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儿童鼻腔黏膜状态,过敏性鼻炎患儿常见下鼻甲苍白水肿、黏膜表面水样分泌物增多等特征性改变。检查使用直径较细的电子鼻咽镜,医生会在表面麻醉下轻柔操作,多数儿童可耐受。鼻内镜还能排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合并症,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家长需提前安抚儿童情绪,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4、鼻分泌物涂片检查
鼻分泌物涂片检查通过采集鼻腔分泌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过敏性鼻炎患儿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通常明显增高,该检查有助于鉴别感染性鼻炎。采集过程无创,但需要儿童保持安静配合。检查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测综合判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可见于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等疾病。
5、鼻激发试验
鼻激发试验通过让儿童吸入定量过敏原提取液,观察鼻部症状变化及鼻腔通气功能改变,直接验证过敏原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该检查特异性高,但可能诱发明显过敏反应,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一般不作为常规诊断手段,多用于科研或特殊病例诊断。检查前后需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家长应充分了解检查风险。
儿童过敏性鼻炎确诊后,家长应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单窗帘,减少尘螨积聚。避免让孩子接触宠物毛发、花粉等已知过敏原。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可佩戴防护口罩。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遵医嘱规范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抗组胺药物等,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定期复诊评估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持续鼻塞、睡眠打鼾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合并腺样体肥大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