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抽动症清嗓子该怎么办?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抽动症清嗓子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抽动症清嗓子可通过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环境调整、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抽动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压力、环境刺激、感染等因素有关。

1、行为干预

通过习惯逆转训练帮助患者建立替代行为,例如在清嗓冲动出现时进行深呼吸或吞咽动作。家长可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直接制止行为,采用正向强化法鼓励控制表现。严重时可配合发声器官功能训练,由专业言语治疗师指导进行喉部肌肉放松练习。

2、药物治疗

硫必利片可调节多巴胺受体功能,减轻运动性和发声性抽动症状。阿立哌唑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改善神经递质异常传导。可乐定贴片通过中枢α受体作用缓解伴随的焦虑情绪。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

3、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并修正对抽动症状的错误认知,减少继发性焦虑。家庭治疗指导家长正确应对症状,避免过度关注或惩罚行为。团体治疗可提供同伴支持,减轻病耻感。对于学业压力引发的症状,需配合学校进行适应性调整。

4、环境调整

减少声光刺激等环境诱发因素,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均衡饮食中增加富含镁和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避免摄入含咖啡因和人工添加剂食品。教室座位可安排在靠后位置,降低清嗓声对他人的影响。

5、中医调理

采用熄风止痉类中药如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耳穴压豆选取神门、肝等穴位。推拿疗法重点按摩太冲、风池等穴位,每周进行数次。对于脾虚肝亢证型可使用甘麦大枣汤,阴虚风动证型适用镇肝熄风汤,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

家长应建立症状观察日记,记录清嗓发作的频次、持续时间和情境因素,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日常生活中避免提醒或责备症状表现,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缓解发作。学校教师需了解疾病特性,允许必要时短暂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睡前两小时避免电子屏幕刺激。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抽动表现,应及时到儿科神经专科复诊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提东西手麻怎么回事

提东西手麻可能由神经受压、血液循环不良、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姿势、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神经受压:长时间提重物可能导致手臂神经受压,尤其是正中神经或尺神经。神经受压会引发手部麻木,通常表现为手指或手掌的刺痛感。避免长时间提重物,适当休息并调整姿势,有助于缓解症状。 2、血液循环不良:提重物时,手臂肌肉紧张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手麻。改善方法包括定期活动手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及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手臂和手部麻木。颈椎病通常伴有颈部疼痛和僵硬感。治疗可通过颈椎牵引、理疗和药物如布洛芬缓释片400mg,每日两次缓解症状。 4、腕管综合征: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压是手麻的常见原因,尤其常见于频繁使用手腕的人群。腕管综合征常伴有手腕疼痛和手指无力。治疗包括佩戴腕部支具、服用维生素B族药物,严重时需进行腕管减压手术。 5、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能损害周围神经,导致手部麻木,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服用甲钴胺片500μg,每日三次等神经营养药物,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提东西手麻时,建议从日常生活入手,调整提重物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和豆类,适当进行手臂和颈部的拉伸运动,如肩部环绕和手腕伸展,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