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腮腺炎患儿通常需要隔离7-10天,具体隔离时间与传染性消退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疫苗接种史及症状缓解速度等因素相关。
1、传染性消退腮腺炎病毒在腮腺肿胀前2天至肿胀后5天传染性最强,家长需观察肿胀消退情况,隔离期应覆盖传染期。
2、并发症风险若出现高热不退或睾丸肿痛等并发症,家长需延长隔离至症状完全缓解,避免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给未接种疫苗的儿童。
3、疫苗接种已完成2剂次麻腮风疫苗的患儿传染期可能缩短,家长需结合医生评估调整隔离时间,但仍需保持基本隔离措施。
4、症状缓解体温正常且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经医生确认可解除隔离,家长需持续关注患儿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
隔离期间建议单独房间居住,患儿餐具毛巾专人专用,家长接触患儿后需严格洗手,康复后及时补种疫苗。
两个月宝宝抽搐症状主要有肢体僵直、眼球上翻、面部抽动、呼吸暂停等表现,可能由低钙血症、高热惊厥、癫痫、脑损伤等原因引起。
1、低钙血症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钙降低,表现为手脚抽搐、喉痉挛。建议家长及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2、高热惊厥感染引起的体温骤升可能诱发全身抽搐,多伴随意识丧失。家长需立即物理降温,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等退热药物。
3、癫痫脑部异常放电可能导致反复抽搐,常伴肌张力改变。需通过脑电图确诊,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苯巴比妥片等抗癫痫药物。
4、脑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或颅内出血可引起抽搐,多伴随肌张力异常。需住院进行神经保护治疗,可能涉及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
家长发现宝宝抽搐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长和表现,避免强行约束肢体,所有疑似抽搐发作均需急诊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