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胃食管反流三联药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和促胃肠动力药三类,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和多潘立酮等。
1、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缓解反流症状,适用于反流性食管炎。同类药物还包括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2、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酸分泌,改善烧心感。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也属于此类药物。
3、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能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加速胃排空。同类药物还包括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同时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调整。
胃镜引导下空肠管置入后需注意导管固定、饮食管理、并发症观察及定期复查,具体措施包括保持导管通畅、逐步调整饮食、监测不适症状等。
1、导管固定妥善固定鼻空肠管防止移位或脱出,避免牵拉导管,每日检查固定胶布是否松动,必要时更换。
2、饮食管理置管后24小时内禁食,逐步过渡至清流质、全流质饮食,营养液输注需匀速加温,避免一次性大量灌注。
3、并发症观察警惕导管堵塞、鼻咽部溃疡或肠穿孔,若出现腹痛、呕血、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4、定期复查按医嘱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认导管位置,营养师随访调整喂养方案,出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疗团队。
置管后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活动,记录每日喂养量及耐受情况,家属需协助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