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琢玛
李琢玛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的一类良性的来源于胆囊膜的病变。但是随着息肉的增长,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癌变的问题,还有少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本身就是一个早期的胆囊癌,随着疾病的进展,肿瘤会逐渐增大,甚至会出现转移的情况。所以对于临床上检查发现的胆囊息肉,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当出现以下病变指征的时候需要考虑手术,比如息肉显著增长,增长速度明显增快,还有就是息肉的直径超过了一个厘米。另外,如果超声或者是其他检查,提示胆囊息肉的基底部比较宽或者是有显著血运的时候,也都提示息肉的增长速度比较快,有发生癌变的风险,这种情况下都应该尽早考虑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多发性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息肉吗

多发性胆囊息肉不一定是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息肉只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多发性胆囊息肉可能由胆固醇代谢异常、慢性胆囊炎、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性质,必要时遵医嘱治疗。

胆固醇息肉是胆囊息肉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胆囊息肉的多数。这类息肉与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时易沉积在胆囊壁形成息肉样病变。胆固醇息肉通常体积较小且为多发性,直径多在5毫米以内,超声下呈现高回声团块。

非胆固醇息肉包括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类型。炎性息肉多与慢性胆囊炎反复刺激相关,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恶变概率。这类息肉可能单发或多发,生长速度较快,直径超过10毫米时需警惕癌变风险。超声检查可初步鉴别,增强CT或磁共振有助于进一步评估。

日常需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排泄,降低胆囊淤积风险。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胆囊炎或胆管梗阻。定期复查超声可监测息肉变化,医生会根据息肉大小、生长速度及症状决定是否需手术切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