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十个月大的孩子得了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使用益生菌、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喂养不当、食物过敏、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肠炎患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抗体有助于缓解症状。已添加辅食的患儿需暂停高纤维、高糖或油腻食物,改为米汤、米糊等易消化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喂养,避免加重胃肠负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常规饮食。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家长需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观察患儿尿量,若4-6小时无排尿或哭时无泪,提示存在脱水。可适量增加苹果汁等含电解质液体,但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3、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Ⅲ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后分次喂服。轻度脱水每日补充50-100毫升/千克体重,中度脱水需增加至100-150毫升。喂服时使用小勺缓慢给予,呕吐后可间隔10分钟再尝试。
4、使用益生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选择婴幼儿专用剂型,避免与抗生素同服。通常需要连续使用5-7天,服用时水温不超过40℃以免破坏活性菌。
5、遵医嘱用药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和病毒,需空腹服用。细菌性肠炎可能需头孢克肟颗粒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家长不可自行使用止泻药,发热超过38.5℃时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家长需每日记录患儿大便次数、性状及尿量,便后及时清洁臀部并涂抹护臀霜。餐具奶瓶需煮沸消毒,护理前后严格洗手。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精神萎靡或脱水加重,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添加新辅食,保持环境通风清洁,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彻底洗手。
便秘果具有润肠通便、清热解毒、辅助改善消化不良等功效,主要用于缓解便秘、胃肠积热等症状。便秘果是腊肠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含有蒽醌类化合物、膳食纤维等成分,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有关。
1、润肠通便
便秘果中的蒽醌类成分能直接刺激肠壁神经丛,增强结肠蠕动频率,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其膳食纤维可吸收水分膨胀,增加粪便体积并软化质地,适用于功能性便秘或饮食纤维摄入不足者。长期便秘者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依赖,建议配合增加饮水量及规律运动。
2、清热解毒
便秘果性寒凉,对胃肠积热引起的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其活性成分能抑制肠道有害菌过度繁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适用于火锅、烧烤等辛辣饮食后出现的燥热症状。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加重腹痛腹泻等不适。
3、辅助消化
便秘果含有的天然酶类物质可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改善餐后饱胀感。对于暴饮暴食或油腻饮食后的消化不良,短期使用能缓解胃脘痞满症状。不建议空腹服用,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不适。
4、调节肠道菌群
便秘果中的低聚糖成分可作为益生元,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对于抗生素使用后或旅行者出现的肠道菌群紊乱,适量摄入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搭配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效果更佳。
5、抗氧化作用
便秘果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减轻氧化应激对肠黏膜的损伤。对于长期便秘伴随的皮肤暗沉、痤疮等问题,可能通过改善肠道环境间接缓解。需注意与维生素C补充剂间隔服用,避免影响吸收。
使用便秘果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产品,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连续服用不宜超过2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腹泻患者禁用。出现腹痛加剧或便血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日常可搭配燕麦、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和过度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