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疾病怎样控制呢?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肾衰竭疾病怎样控制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苏藤良
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肾衰竭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来延缓病情进展,同时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早期管理和严格监控是关键。
1、饮食控制
饮食的科学调节可显著减轻肾脏的负担。
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鱼、鸡蛋和瘦肉,而减少植物性蛋白摄入。推荐成年病人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范围内。
控制盐分:避免高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应少于5克,可以选择清淡少盐的饮食来控制血压和水肿。
限制钾和磷摄入:避免摄入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和土豆和高磷食物如奶制品、动物内脏。如果需要,还可在医生建议下服用磷结合剂降低血磷水平。
2、合理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控制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及减慢其进展速度。
血压管理:血压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选用降压药如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不仅能控制血压,还能减轻肾脏的蛋白尿。
控制贫血:肾衰竭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可通过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来改善。
调控钙磷代谢:慢性肾病可能引发钙磷代谢紊乱,用活性维生素D或磷结合剂可减轻病情。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持肾功能的基础措施。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适当保持体力活动,如每日步行30分钟,但避免剧烈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剧肾脏损害,饮酒则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建议完全戒烟并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量。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肾衰竭的主要诱因。尤其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并定期监测尿糖和蛋白水平。
对于病情无法有效控制的患者,透析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或成为最后的治疗选项,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慢性肾衰竭的控制重在早发现、早干预,系统化的管理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建议定期随访肾脏科并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必要时接受进一步的专业医疗干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有效预防尿路感染

预防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多饮水、避免憋尿、注意性生活卫生、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 1、个人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女性在如厕后应从前往后擦拭,避免将肛门细菌带入尿道。男性应定期清洗包皮,防止细菌滋生。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排尿,减少细菌在尿道内停留的时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以免刺激尿道。 3、避免憋尿:及时排尿可以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繁殖机会。长时间憋尿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女性。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 4、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应清洗外阴部,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女性在性生活后避免使用阴道冲洗液。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尤其是对于有尿路感染史的人群。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或前列腺增生,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复发。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和西兰花,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