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尿常规白细胞1+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常规白细胞1+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常规白细胞1+可能由尿路感染、尿液污染、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清洁留尿、碎石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方式改善。

1、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尿路导致炎症反应,表现为尿频尿急,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

2、尿液污染

留尿时未清洁会阴部或月经期采样,可能混入阴道分泌物,建议采集晨起中段尿并重复检测。

3、泌尿系统结石

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引发炎症,常伴腰部绞痛,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4、前列腺炎

中青年男性因久坐或感染诱发,可能出现会阴胀痛,可选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普适泰片等药物。

建议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每日饮水保持尿量充足,若伴随发热或血尿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该怎么治疗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可通过光疗、药物治疗、换血疗法、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母婴血型不合、遗传性红细胞缺陷、感染因素、围产期缺氧等原因引起。

1、光疗

蓝光照射是首选治疗方式,通过分解胆红素促进排泄。光疗期间需遮盖新生儿眼睛及会阴,并监测体温和胆红素水平变化。

2、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白蛋白可结合游离胆红素,严重者需使用免疫球蛋白抑制溶血。常用药物包括人血白蛋白、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苯巴比妥等。

3、换血疗法

当胆红素水平超过警戒值或出现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需进行双倍量换血。该操作可快速清除致敏红细胞和游离胆红素。

4、营养支持

增加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母乳喂养者必要时可暂停母乳。需保证每日摄入量达到150-180ml/kg。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精神状态及喂养情况,定期复查胆红素指标,避免发生核黄疸等严重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