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采用手术治疗眼底出血后需要怎么护理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采用手术治疗眼底出血后需要怎么护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眼底出血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眼部清洁、用药规范、体位管理和定期复查。主要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保持头部抬高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及定期监测眼压。

1、眼部清洁护理

术后需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清洁眼睑边缘,每日2-3次。避免直接触碰手术切口,禁止揉眼或压迫眼球。洗脸时采用拧干的温热毛巾避开术眼擦拭,洗头建议仰卧位由他人协助。术后1周内禁止游泳或沐浴时水流直冲面部,防止污水进入眼内引发感染。

2、规范用药管理

严格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溴莫尼定滴眼液控制眼压,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滴药前洗净双手,瓶口避免接触睫毛,不同眼药需间隔5分钟。若需口服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促进出血吸收,应按处方剂量服用。出现眼痛加剧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停药就医。

3、特殊体位维持

玻璃体切除术后需保持面向下体位每日8-10小时,利用重力帮助视网膜复位。可使用专用头枕或调整床垫角度,睡眠时侧卧患侧朝下。气体填充患者禁止仰卧及乘坐飞机,避免气泡膨胀引发并发症。体位维持通常需2-4周,具体时长根据复查结果调整。

4、活动限制要求

术后1个月内禁止弯腰提重物、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防止眼压波动。避免跑步、球类等对抗性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恢复期不宜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用眼30分钟后应闭眼休息5分钟。术后3个月经医生评估后方可恢复驾驶等活动。

5、复查监测要点

术后第1天、第3天、1周、1个月需复查视力、眼压及眼底情况。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视网膜复位状态,荧光造影评估出血吸收程度。若出现眼前黑影增多、闪光感或视物变形等视网膜脱离征兆,应立即急诊处理。糖尿病患者需同步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

术后饮食应增加深色蔬菜和蓝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促进微循环改善。每日饮水控制在2000ml以内,避免一次饮用超过300ml液体。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墨镜,睡眠使用眼罩保护。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焦虑影响血压波动。严格按医嘱完成3-6个月的随访周期,多数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可趋于稳定。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眼睛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儿童眼睛散光通常需要配戴眼镜矫正视力。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可能由角膜或晶状体曲率异常导致,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重影、视疲劳等症状。学龄期儿童若未及时矫正可能影响学习和视力发育。

散光超过100度可能引起视力下降,建议通过医学验光配镜矫正。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镜片需根据散光轴位和度数定制。角膜接触镜适用于高度散光或特殊需求儿童,但需严格遵循使用规范。部分儿童可能伴随近视或远视,需通过复合镜片同时矫正。定期复查视力变化有助于及时调整镜片参数。

少数儿童存在轻度规则散光且无视力障碍时,可能暂时无须配镜。但需每3-6个月复查,监测散光进展。先天性角膜异常的散光儿童可能需要硬性角膜接触镜或手术治疗。异常头痛、频繁揉眼等表现提示需重新评估矫正方案。

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孩子进行专业验光检查,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等。选择防蓝光镜片需谨慎,未经专业评估可能影响视觉发育。出现眯眼、歪头看物等行为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