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牙龈肿痛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冷敷消肿、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食物嵌塞、口腔卫生不良、牙龈炎、牙周炎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避免食物残渣刺激牙龈。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肿痛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缓解。
2、冷敷消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外敷肿胀部位,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3、使用药物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牙龈炎可能与牙菌斑堆积有关,常伴有刷牙出血症状。
4、就医治疗牙周炎可能与牙结石刺激有关,表现为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需进行专业洁治或龈下刮治等牙周治疗。
牙龈肿痛期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温软易咀嚼的食物,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口腔科。
根管治疗后2年才做牙冠仍有必要。牙冠修复可保护脆弱牙体、恢复咀嚼功能、防止牙齿折裂、避免继发感染。
1. 保护牙体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失去牙髓营养供应,脆性增加,牙冠能包裹剩余牙体组织防止劈裂。
2. 恢复功能后牙承担主要咀嚼压力,延迟修复可能导致邻牙移位或对颌牙伸长,影响咬合关系。
3. 预防折裂未修复的牙齿在咬硬物时易发生冠根折裂,严重时需拔除,牙冠可分散咬合力降低风险。
4. 避免感染长期暴露的牙体可能发生继发龋或微渗漏,导致根管再感染,牙冠能封闭冠方通路。
即使间隔较久仍建议尽快修复,日常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定期口腔检查评估牙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