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病毒性肠炎后遗症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病毒性肠炎后遗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勇
陈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病毒性肠炎后遗症可能包括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营养不良等。病毒性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急性期症状缓解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功能紊乱或吸收障碍。

1、肠易激综合征

病毒性肠炎可能损伤肠道神经或黏膜屏障,导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交替发作,症状常与饮食刺激或情绪波动相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或匹维溴铵片缓解痉挛。日常需避免辛辣食物,规律进食易消化饮食。

2、乳糖不耐受

肠道绒毛受损可能导致暂时性乳糖酶缺乏,引发乳糖不耐受。表现为饮用牛奶后腹胀、腹泻,可通过无乳糖饮食缓解。可遵医嘱补充乳糖酶胶囊,或选择发酵乳制品替代。建议家长观察儿童排便情况,逐步尝试少量乳制品以评估耐受性。

3、营养不良

长期腹泻或食欲减退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尤其儿童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需补充蛋白质粉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营养素,同时增加鱼肉、蒸蛋等易吸收食物。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4、肠道菌群失调

病毒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后,可能引发持续性腹胀或消化不良。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调节菌群,配合低渣饮食。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有助于益生菌定植。

5、继发感染风险

肠道黏膜修复期免疫力降低,可能增加细菌性肠炎概率。若出现发热或血便,需及时就医排查。预防可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增强防御,避免生冷食物。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

病毒性肠炎康复期建议选择低脂少渣饮食,如米粥、软面条等,分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逐步增加蒸苹果、香蕉等低纤维水果,避免高糖饮料刺激肠道。恢复运动应从散步开始,2-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体重明显下降,需进行肠镜或粪便检测评估黏膜修复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危hpv用干扰素好还是瑞琳他抗好

干扰素和瑞琳他抗是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产品。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细胞因子,它主要通过激活局部的免疫细胞,增强其杀伤病毒的能力,作用更偏向于“调动和刺激自身免疫”,属于主动免疫调节。 瑞琳他抗——作用机制更有针对性,它直接作用于宫颈局部,直接抑制HPV病毒E6/E7 癌基因活性,从源头阻止病毒增殖。对于高危HPV持续感染、病毒载量较高,或已经出现轻度宫颈病变(如ASC-US、LSIL)的患者,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防止宫颈产生病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